close
我想介之推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,我大概提一下:
 
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流亡在外的時候,
介之推一直跟在文公旁邊效力,
後來晉文公經由秦繆公的幫助,回到晉國順利登基。
這時候自然有很多人爭相邀功,
所以澹泊名利的介之推不屑,於是就隱居了起來。
 
可是我覺得很疑惑,在「古文觀止」裡面,
先是記錄了介之推他抱怨的話:
「獻公之子九人,唯君在矣。惠、懷無親……
下義其罪,上賞其奸,上下相蒙,難與處矣。」
緊接著就是介之推的母親和介之推之間的對話。
 
所以這應該是介之推和他母親兩個人在家討論時的對話,
那記載這篇的左傳又是怎麼知道的?
而且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記載的清清楚楚?
 
有關介之推的事蹟很少,證明介之推這個人行事非常低調,
所以我認為他不太可能會到處去跟人家抱怨,引起人家注意。

只有兩種可能,一種就是介之推在跟他朋友聊天時聊到,
還有一種就是他母親跟鄰居在閒話家常時不小心說出去了,
但不管那一種情形,有誰會把整個對話一字不漏的說給別人聽的?
而事實上,他母親都願意跟介之推一起去隱居了,
也不太可能會到處去「抱怨」給人家聽。
 
所以我很懷疑這篇文章的可信度。
不是懷疑介之推的操守與人格,
而是他真的說過如文中所記錄的話,
我嚴重懷疑左丘明自己有加油添醋。
 
就像史記裡有提到介之推的朋友替他感到不平,題了一首詩以告晉文公:
「龍欲上天,五蛇為輔。龍已升雲,四蛇各入其宇,一蛇獨怨,終不見處所。」
 
詩裡的「四蛇各入其宇」和「一蛇獨怨,終不見處所」,
我覺得又跟左傳記載的介之推辭官的理由互相矛盾,
因為介之推是因為一些自以為功勞很大的人邀功而看不下去,
而不是因為他沒有被封賞而不滿。 
 
可是「四蛇各入其宇」就是說當初輔佐五賢裡的四賢都得到封賞了,
而「一蛇獨怨,終不見處所」就是說一賢還沒有受到封賞,所以看不到處所,
而「怨」字,更是清楚點出這個賢因為沒被封賞而感到不滿,
否則,又有何怨?又跟「終不見處所」有何干?
因為介之推真正不滿的是那些爭相搶功的臣子,而不是沒被封賞。
所以我覺得這些插曲不是有人無中生有藉以提高介之推的聲望,
就是介之推的朋友也沒受到封賞,而藉著介之推的事件表達不滿。
 
題外話:
歷代以來不少文人都對介之推讚與有加,
可是我有一些不太認同的地方,就是介之推的話有點過。
 
人,故固然要品德高尚,有所為有所不為,但太超過就變成「水清無魚」,
像這種封賞的事情,固然會有一些名過其實的人在那邀功,但上頭心裡有數,自然會做定奪,
更別說有些確實是名副其實的,自己沒被封賞,為此不滿就算了,還去批評別人?
 
不是每個人都真的像他所說的「其實沒什麼功勞」,換在別人眼裡,介之推是不是也一樣是如此?
否則,晉文公又怎會完全遺忘了他?當初的5個人,有那麼難記嗎?
民間還有傳說在逃亡的時候,因為沒有食物,介之推還割自己的大腿肉給晉文公吃,
那晉文公有可能忘記介之推的功勞嗎?還是這個也是捏造的?

他說的話,有點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因為雖然晉文公有天命,
但是如果在被追殺的時候,沒有旁邊的人幫他檔劍檔槍,晉文公不知道死多少次了。
最後每個人都得罪,何苦來哉?
 
其實當時介之推不滿的是一個叫做咎犯的人,
他跟介之推一樣都是當初跟在晉文公身邊的5人其中一個,
可是因為他很愛邀功,而且屢次冒犯介之推(又是為何事而冒犯?)
讓介之推對他一直很感冒,後來,終於受不了,於是就離開了。
 
介之推說他早就有歸隱之心了,可是我很疑惑那為何還跟在晉文公跟了19年?
卻又在沒被封賞後才要歸隱?是因為他的仇人被封賞了,而他卻沒有,令他惱羞成怒?
即使最後晉文公「後悔」了(雖然不知道後來後悔的原因是什麼),也只是將一座山封給他?
 
這確實是耐人尋味,一個人固然品德出眾,但卻不代表這個人就毫無缺點,
晉文公如果真是那種任用小人,忽視英才的人,他能稱霸成為霸主?
史書的記載只是呈現一個人某時某一個面向的表現,
事情的前因後果究竟如何,還有待考證。
 
所以也可能是左丘明先生利用介之推先生的為人和隱居事件,
經過文章的「潤飾」,來彰顯其中的君子人格和情操,而寫出「介之推不言祿」一文,
事實上,介之推和他母親是否真說過文中的那些話,我認為還在未定之數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